瓷都德化报

2025年08月11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建引领 “葡”写跨村联建共富新篇

新闻作者:吴有森 陈毓昕  发布时间:2025-08-11  查看次数:28次  

八月骄阳似火,蝉鸣阵阵,汤头乡的葡萄园里一派生机勃勃。层层叠叠的藤蔓爬满支架,一串串青涩饱满的刺葡萄在浓密的枝叶间若隐若现,预示着丰收的希望。果农们穿梭其间,精心照料,汗水浸湿衣衫,脸上却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这幅夏日劳作的动人画卷,正是汤头乡以党建引领“跨村联建”模式,激活乡村发展动能,推动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

葡萄园里一派生机勃勃.jpg

组织联建

凝聚发展新合力

有了明确的组织引领,发展的合力才能拧成一股绳。

近年来,汤头乡党委立足实际,创新实施“跨村联建”模式,成功推动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福山村与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吉山村结成发展对子。双方成立了福吉片区跨村联建党总支,并创新建立了“组织联建、产业联谋、资源联享、难题联解”的“四联”工作机制,彻底改变了过去两村“各扫门前雪”的局面,开启了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党总支书记赖育乾对此深有感触:“联建不是简单的‘拉郎配’,关键在于深度融合。我们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是带着团队挨家挨户走访、深入田间地头调研,摸清各自的‘家底’和需求。”通过细致梳理“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这三张关键清单,党总支精准找到了两村协作的突破口,比如福山的技术优势与吉山的土地潜力互补,为后续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沉甸甸的葡萄挂满枝头.jpg

产业联动

激活增收新动能

组织根基筑牢后,产业协同发展便水到渠成。

依托党建联建搭建的坚实平台,福山和吉山两村迅速在产业上展开了紧密协作。福山村凭借多年积累的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造技术优势,主动伸出援手。经验丰富的技术员林德胜成了吉山村的“常客”,他定期到吉山村新建的刺葡萄基地进行现场指导,从苗木选择、修剪技术到病虫害防治,倾囊相授。

在林德胜和福山团队的全方位支持下,吉山村成功新建了100余亩优质刺葡萄基地,年培育葡萄苗4000余株,顺利融入了福山村成熟的“种植——加工——酿造”全产业链。与此同时,吉山村也积极盘活沉睡的土地资源。村民赖清吉原本在外务工,看到村里联建带来的变化,毅然返乡,将自家闲置的土地流转出来,参与到村里的项目中。吉山村整合各方资源,投入1500万元打造了占地500亩的现代化合掌瓜产业园。更令人欣喜的是,在党总支的引导下,两村技术人员共同探索出“刺葡萄+合掌瓜”的高效立体套种模式。

如今走在基地里,抬头是翠绿的葡萄藤,架下是茂盛的合掌瓜藤蔓,真正实现了“一地双收”,将土地利用率提升至85%。“以前地荒着心疼,现在一年收两茬,收入翻番,还能在家门口照顾老人孩子,这联建真是联到咱心坎里了!”赖清吉笑着说。目前,通过这种紧密的产业联动,两村带动村集体年增收超20万元,创造了80多个“家门口”的就业岗位,产业富民的效应在这个夏天愈发凸显。

第十四届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学术研讨会现场,多样“刺明珠”葡萄酒陈列。.jpg

品牌赋能

拓宽振兴新路径

产业根基日益夯实,汤头乡党委政府敏锐地抓住时机,将品牌建设作为提升竞争力、打开更广阔市场的金钥匙。

一方面,汤头乡引导联建主体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春秋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联建的重要参与企业,其负责人徐昌毅表示:“我们深知‘酒香也怕巷子深’,但更坚信品质是品牌的基石。”这份坚持在盛夏时节结出了硕果:公司不仅荣登202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自主创新榜,更在竞争激烈的2025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上,其选送的刺葡萄酒一举斩获一枚金奖、一枚银奖,赢得了国际国内市场的双重认可。

另一方面,汤头乡积极利用各类展会平台提升影响力。近期,乡里组织特色合掌瓜产品亮相海峡两岸农产品采购订货会,凭借其优良品质,有效拓宽了销路。更值得一提的是,成功承办的第十四届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学术研讨会,汇集了国内外顶尖专家,极大地提升了德化刺葡萄酒的知名度,助力德化县获评“中国葡萄酒南方特殊产区”,让“南方葡萄酒小镇”的金字招牌在这个夏天更加响亮。徐昌毅欣慰地说:“以前是到处找市场,现在品牌响了,是市场主动找上门来,销路完全不愁了!”

从昔日“各守一亩三分地”到如今“抱团拧成一股绳”,汤头乡用党建这根“红线”串起了两村的产业优势和发展梦想。下阶段,汤头乡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支撑,推动“跨村联建”从“产业共富”的坚实基础上,向“生活共美”的更高目标迈进,让乡村的未来如同这夏日佳酿,愈发芬芳醇美,韵味悠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