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1年01月11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驻村更助村 小山村实现大蜕变

新闻作者:林婉清 许华森  发布时间:2021-02-03  查看次数:475次  

大铭乡金黄村距离城关43公里,既不靠近景区,也不是革命老区,294名户籍人口,常住在家的只有42人,且多是孤寡老人,是全县乃至全市最小的“袖珍村”。

2017年金黄村的村财收入7000元,如今的金黄村,年村财收入超过22万元,2019年金黄村支部委员会被中共德化县委评为“先进党组织”,实现了从贫穷村到富裕村、从落后村到先进村的华丽蜕变。蜕变的背后,得益于该村驻村“第一书记”梁浩。


1612340290442355.jpg

梁浩(右)帮村民收生姜(资料图片)


贫困村变成富裕村

2017年12月,梁浩刚到任就做了一份三年规划,定的目标是等驻村结束,让村财收入达10万元。“当时觉得非常大胆了,那时候整个村的年收入才7000元。”梁浩感慨道,那时候的金黄村,是一个5年没有党支部书记的经济发展薄弱和组织建设薄弱的“双薄弱”村,在村集体无任何收入来源,群众经济收入较低的情况下,面对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要想在短短几年内得以改善并非易事。

首先要改变的就是村里的道路。据梁浩回忆,他刚到村里时,全村只有285米水泥路。“那时候我不敢把车开进来,全是土路,又弯又窄,坑坑洼洼的。”2018年,村里毛竹林砍了竹子售卖,平均每户可分得500元,村民决定将这些钱全部用于道路硬化。此后陆陆续续改造,现在,宽敞平坦的进村道路犹如大树的主干,主干两边延伸出许多条联户路,一条条“枝干”直通村民家门口,在部分路段还安装上太阳能路灯,方便了群众出行。

这只是金黄村蜕变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从2017年12月至今,梁浩先后为村里争取各项资金715.688万元,其中基础设施总投入343.36万元,投入基建、村财增收项目16个,硬化角落道路5.2公里,旱厕改水厕56座,新建公厕1座……金黄村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仅如此,从最初的靠光伏发电、生态公益林收入,到入股大铭乡生姜种植合作社,金黄村集体经济在念好念活“本地经”的同时,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触角”延伸到县城,不断盘活资源,持续推出“异地发展”理念。梁浩给我们细数了这两年,金黄村在外投资项目:在县城,金黄村购买门面进行出租,每年可实现收入8.5万元;投入50万元入股城投公司,每年带来村财收入3.25万元;投入30万元入股德化县信用合作社,预期从2020年起,每年可带来2.4万元收入……三年来,金黄村对外投资达300万元,去年单投资收入就达11万元,曾经贫困村如今已成为富裕村。


“一亩姜田”  加码爱心厨房

在离春美至联三公路石狮岐隧道约1公里远处,一块醒目的红色牌子——“一亩姜田”党员示范田,立在路旁。这是大铭乡金黄村爱心厨房的“生金地”。

据金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梁浩介绍,2019年村里成立了爱心食堂和爱心理发室,固定每个月一次爱心理发,一个季度一次爱心午餐;创办初期筹得捐款9000多元,去年底爱心资金达1万3千多元。但是仅仅依靠一万多元的捐款是无法让爱心活动持续进行的,“如果每年发动乡亲们捐款,相当于给老乡们增加负担。”梁浩说。“这不是事儿,得想办法‘开源造血’。”

去年年初,金黄村党支部提出了“一亩姜田”党建活动方案,由全村党员合种生姜,盘活爱心厨房资金链。去年3月份,村里18名党员将春美至联三公路的一块边坡荒地开垦出来准备种植生姜,“村里农户听说了这事,很支持,自发拿来姜种。”梁浩告诉记者,党员每人捐了100元,作为启动资金,购买农家肥等。“一亩姜田”很顺利就种出来了。

“最大的问题却是水源。”据梁浩介绍,开垦出来姜田在公路边坡上,离最近的小溪垂直距离就将近100米。最后合计,村里买了两个抽水汞,从小溪架设了120多米水管到姜田,需要灌溉时就将溪水抽上来。

据金黄村党支部书记苏诗存介绍,去年这一亩姜田收成3000多斤新姜。“按照目前生姜中间价8元计算,去掉种植成本,这一亩姜田净收入能达到1.8万元。”苏诗存说。这是爱心厨房资金源泉,而且这块地是新地,连续三四年种姜都没问题。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