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古城北城垣的复建工程,始自涂厝格至县医院后山,全长近1000米,城墙、城堞用灰色仿古砖砌筑,北面墙体嵌有旧“龙浔十二景”青石影雕12幅,皆古朴雄奇,不禁勾起了笔者钩沉稽古、发微抉隐的欲望。
眼前北城垣的布局还是有一定依据的。据乾隆版《德化县志》载,“县治枕山凭溪。山曰龙浔,盘若睡龙;溪曰浐水,环如腰带。县前一水南来,会成丁字。水靓而不激,山腻而不巉,双鱼揖于前,黄龙、大龙翼于后;凤翥南朝,绣屏北拥,妙峰镇其左,大旗护其右;西有双阳、芹山之秀,东有七台、石牛之雄。其形胜故甲诸邑。”“其峰岚耸秀高出诸邑,迤逦起伏若龙蟠凤翥,而山川洄洑又皆有襟带拱卫之势……”总之,德化县署地理位置优越、地势险要、风景优美,神奇奥妙。
德化地处泉州市西北,与福州、三明、莆田县三市毗邻,历代兵燹频仍,县城却是长期没有城池。这在冷兵器时代,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遇有不测,城区及附近老百姓只好到城北黄龙山、大龙山“结寨避兵于此”。
德化城池的倡建者是明岁贡陈石等。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邑南大卿乡(今丁墘村)致仕乡绅陈石向知县邓景武建议筑德化县城池,得到采纳。民国版《德化县志》载:“陈石,字阳东,大卿乡人。以岁贡司训电白。练达精致,有匡济才。邑旧无城,屡经寇乱,民遭荼毒。石致仕家居,请于邑令邓景武筑城保之;培科荣、凤翥二文峰,劝教乡族读书。自是邑多文雅。”《龙浔陈氏兰阳豹尾志》又载:“(陈石)归林后,以私藏培文峰于邱岩山,又募众捐金培凤翥山二丈有奇。县治前无水门,居民患之。公力言于官,开上下二水门,以利于民,至今赖之。”两书俱记陈石建议筑德化城池、开城南水门,捐、募资金培高科荣村邱岩山、丁墘村凤翥山两个“文笔峰”,以成就“邑多文雅”之事。黄养蒙《邑侯张大纲记》又载:“德之乡先生陈君石、林君榕、李君景春等以士民荷保障之恩,而思所以章侯于不朽,乃备述其伟绩,请记于余。余既稔侯之贤,又嘉其功,而幸吾泉之并受其休也,不敢以不文辞,而叙录之云。”足见其高风亮节感人至深。
古城池始建者为明知县邓景武。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知县邓景武采纳了以陈石为首德邑乡绅的建议,向上申请建筑城池。始建之德化城四至为:南临浐溪;东自龙浔山麓环山而上;北绕大洋山(后称凤凰山);西抵大旗山巅,下达于溪。周八百三十七丈,高一丈三尺,下石上砖。城开二门,东为东安门(万历间改为宾阳门);西为西清门(万历间改为有年门)。城东、西、南外各建桥一座,即现在的云龙、龙津、鸣凤三桥。集市有城内上市、下市。明清以来,先后又有城东、城西和浐溪南岸的东关市、西关市和南关市。
虽说,德化至明嘉靖三十六年始建城池,在当时还是泉州府辖下较早的;永春到嘉靖四十年,安溪到嘉靖四十一年始筑城。德化古城竣工后,官兵、百姓赖之以安。
据《泉州府志》记载,嘉靖三十九年,倭寇袭扰仙游、惠安、南安、安溪、永春等县,势如破竹,诸县皆因无城池被洗劫。倭寇侦察得知德化县建有城池,乃放弃攻袭计划,德化县官民避免了一次生灵涂炭的灾难。由此,邓知县和陈石等乡绅及广大为筑城贡献人力物力者厥功至伟!
嘉靖三十八年到任的知县张大纲顾虑原城池范围过大而百姓、兵员少,难于防守。第二年,遂缩小西北面的城垣,截大洋(凤凰山)、大旗二山于城外,城墙缩至六六八丈,并增高西北(涂厝格)城墙;凿护城河深一丈余,建北镇楼,以供瞭望敌情;东门筑月城,东、西二门均建敌楼。防御基础设施至此完备。
泉州七邑其它县深受倭寇搔扰,唯德化县城以坚固的城墙和寨堡,独享安定。乾隆版《德化县志》载:“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十月,倭寇千余入德化,至下涌攻寨,半月余弗克。倭乃扶伤出郭坂。时方筑寨,基高四五尺。乡民集其上,负竹筏屋门以御矢石,竟日不避。倭亦重伤归营,民乃下拾战具。次早,倭见之,辄去。过邑西门,往攻仙游。五十余日,总兵戚继光援至,倭遂溃。”倭寇进攻下涌寨、郭坂(今国宝乡)寨失败后,兵临德化城西门,只能望城兴叹,悻悻而逃遁。
明嘉靖四十年至清朝末年,德化县城因水毁、兵燹以及功能改变等原因,前后修建、复建、改建达十七次之多,为保境安民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可惜,古城池于动荡不已的民国时期,湮灭在瓷都人民的视线之中。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永春军阀尤赐福毁坏城南沿溪城垣入城。民国二十年,军阀陈国辉闻知民间传说德化城西北的凤凰山和东南程田寺后的薜萝峰,山形似凤,称为“双凤”,遂以有利“双凤入城”为借口,拆除西北城墙,其城砖一部分筑于县公共体育场南面围墙,一部分运往其家乡诗山建公园。1953年,泉州至永安公路改线,又拆除西北残垣。残余城垣亦因故毁外,只剩部分遗址。
建城四百六十多年来,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迅猛发展,县城建成区面积已突破30平方公里,是古城池30多倍。而今,北城垣工程部分再现了“德化古城”雄姿,立于城垣之上,极目远眺,不禁有“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之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