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1年05月03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战火中成长的人民音乐家——罗浪

新闻作者:周宗禧  发布时间:2021-05-03  查看次数:1340次  

雷峰潘祠罗浪励志馆一角 阿水供图

◎ 周宗禧

1938年秋,马来亚的德化籍华侨罗信尔送长子回国抗日时,赋诗鼓励他要学俞大猷、戚继光等英雄志士报效祖国。其诗云:

(一)

战云弥漫延东北,俞戚忠心翼大明。

关外秋风关内月,了无是处不羁情。

(二)

秋风戎马志昂然,绝塞风尘万里天。

畅叙天伦留后会,归来共庆太平年。

罗信尔的长子即罗浪,原名罗南传,曾用笔名蓝川、高平,1920年7月生于德化县雷峰镇潘祠村盖云岐角落。1929年,罗浪为避匪害随父逃到南洋马六甲,青年时代回国内求学。1938年秋,他在海外的父亲罗信尔支持下,毅然奔赴延安,进入陕北公学。来到革命热土罗浪,不负父亲的殷切嘱托,以音乐为武器,在战火中迅速成长。

1938年12月,考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受业于冼星海等音乐名家,1939年7月,进入华北联大文艺学院音乐系,年底分配到晋察冀一分区战线剧社任音乐教员和指挥。1943年,任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音乐指挥兼音乐队长。1948年,完善了一套简洁的“指挥旗语”,使指挥旗使用方法趋于统一。1949年6月,率乐队为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演奏。新中国诞生时,他和王建中受命组建联合军乐团,在开国大典上,他指挥联合军乐团进行国歌演奏,在他指挥生涯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1951年7月,罗浪调回北京组建军委千人军乐团,任团长,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军乐处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军乐学校校长,训练总监部军事电影处处长。1959年调任中国广播乐团团长。1961年调八一电影制片厂任军教制片室主任,1975年任顾问。罗浪于1979年离休。

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无忌惮地奸淫烧杀,中国大片的土地被日本占领,沦陷区的人民流离失所。凶恶的日本军队对我国的大小城市进行狂轰滥炸,中华民族到处哀鸿遍野,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日本南侵马来亚时罗浪的家母及家妹4口遭日本军队杀害,客死异邦。国仇家恨,激励和丰富了罗浪音乐创作的感情和内容。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罗浪的音乐作品有歌曲、大合唱、歌剧等二百余首,如《一分区进行曲》《保卫一分区》《七月小唱》《狼牙山谣》《五壮士之歌》《献花曲》《生活在晋察冀真快活》《保卫胜利果实》《子弟兵进行曲》《再接再厉歼灭敌人》《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从军曲》《李常胜抓俘虏》等乐曲,成为呼唤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激励着广大抗日将士英勇杀敌。其中,部分被选载在《抗日战争歌曲集》,20世纪50年代被灌录成唱片,广为传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在军乐曲方面又创作和改编了数十首,如典礼音乐《东方红》《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军队进行曲》《分列式进行曲》《航空员进行曲》《军歌联奏》《哀乐》。他还为话剧《子弟兵与老百姓》《戎冠秀》及电影《晋察冀新闻一、二、三号》《百万雄师过长江》等创作音乐,指挥录音。他的作品来自战争第一线生活,生命力很强,广泛流传,深受欢迎,甚至周恩来总理选他的军乐唱片作为我国政府赠送外国贵宾的礼品,特别是《东方红》《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军队进行曲》《哀乐》等现已成为传世之作。罗浪是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人民音乐家,以卓越的音乐才华为新中国谱写了许多激人奋进的军乐曲,是我国当代出色的革命音乐家和指挥家,还是新中国军乐事业的主要奠基人。2002年,罗浪获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音乐最高荣誉奖。

离休后,罗浪一直牵挂着部队的文艺事业。他参与晋察冀文艺研究会活动,撰回忆录,倡导成立军乐学会,研究军乐史,并常应邀给军乐新秀讲述红色音乐创作等事迹。2015年7月,病逝。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