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瓷都德化新闻网 | 德化 今天(周三)  2024年11月27日   世界陶瓷之都
全国文明县城
中国最佳旅游县
全国绿化模范县
世界陶瓷之都
全国文明县城
中国最佳旅游县
全国绿化模范县
世界陶瓷之都
全国文明县城
中国最佳旅游县
全国绿化模范县
世界陶瓷之都
全国文明县城
中国最佳旅游县
全国绿化模范县
世界陶瓷之都
全国文明县城
中国最佳旅游县
全国绿化模范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融媒体 >

从这里走向星辰大海丨扎根戈壁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打造先进综合性航天发射场

发布日期:2020-10-01   来源:   浏览次数:0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组建最早的航天发射场,也是我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中心组建六十二年来,一代代航天人扎根戈壁、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创造了我国航天事业多个标志性历史成就。

2020年9月21日13时40分,我国海洋二号C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也是中心今年承担的第11次发射任务。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火箭系统负责人 谷振丰:今年我们中心发射数量有望突破20次,发射的卫星数量将超过30枚,再次刷新我们中心上发射数量的纪录。

36岁的谷振丰是这次任务火箭系统的负责人,也是整个发射场最年轻的系统负责人,2013年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谷振丰选择了扎根戈壁大漠。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火箭系统负责人 谷振丰:在上学的时候我就产生了将来去从事航天这样的想法,航天员杨利伟还到我们学校做了报告。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受到了非常强的感染,就想着我也要参与到载人航天当中,我就来到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短短几年时间,谷振丰参与了中心全部的航天发射任务,也从一名普通的操作手成长为火箭系统负责人。2015年,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枚固体运载火箭长征11号将4颗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谷振丰就是固体火箭型号团队的领头人,他带领发射场测试操作团队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具备了火箭全一岗自主测试、自主发射的能力,制定的发射流程和规范为其他发射场提供了技术参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 郑永煌:通过我们的优化调整,现在一般我们用15天左右的时间能够执行一发任务,通过流程的提高,使得我们整个发射能力提升了。

2020年5月9日,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区平安着陆,这也是东风着陆场承担的首次任务。作为着陆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搜救回收分队是目前我国唯一一支专业航天搜救回收力量,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支具备沙漠地域搜索救援能力的专业队伍。

总台央视记者 王刚:由于东风着陆场的落区,很大一部分是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对于地面搜救分队的驾驶员来说,驾驶车辆穿越沙漠是他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我们地面搜救分队的突击车上,要进行的课目是定点穿越的一个课目的训练。

定点穿越,不仅需要精湛的驾驶技术,更考验驾驶员依据地形选择路线的能力。

航天搜救回收分队搜救队员 聂士超:昨天我们训练就有车辆脱圈的,像右边这种小V沟,直接就是一个没打好方向,车头栽进去了,向右打了一把急方向,前轮轮胎就脱圈了。

搜救队员聂士超是车队的教练员,年底就要离开搜救队,他希望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大家。

如今,航天搜救回收分队在救援处置、搜索回收快速响应,以及信息资源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搜救力量的建设上突出全时域,全地形和全天候,实现了“舱到人到”的搜救回收要求。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搜救回收分队副指挥员 冯超:全时域是指我们要24小时处于值班值守的状态,确保航天员随时能够安全返回家园。

从1999年至2016年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通过6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将11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随着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的大幕开启,中心将迎来两年四次载人飞行任务。在发射塔架,科技人员已经开始对塔架空调、配电、摆杆等设备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酒泉发射中心发射场任务指挥所副指挥长 邓小军:从去年开始,我们以载人航天发射场能力提升这个大的项目,对垂直总装厂房、一些关键的吊车平台,集中组织了更新,把操作手派到卫星发射任务上去,确保从人员的准备、设施设备的准备上,都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

作为一个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综合性航天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经具备执行十余种液体火箭和三个系列固体火箭发射的能力,可同步执行载人航天、近地轨道卫星、固体火箭机动发射和其他科研试验任务,具备24小时快速响应发射能力,满足高密度航天发射需求。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 郑永煌:在后续任务过程当中,中心还要继续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还有东风精神,把这些精神传承好发扬好,特别是要按照习主席关于万无一失、圆满成功的指示要求,把各项工作做好做到位,确保次次发射圆满成功。

(编辑 陈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