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2年01月10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返上涌话摄影

新闻作者:郑亚鸿  发布时间:2022-01-10  查看次数:718次  

那是2009年, 我作为泉州摄影家协会会员, 

参加泉州第七届摄影艺术节暨泉州摄影家协会25周年庆典活动, 来到上涌。 

此次算是旧地重游,40年前,我作为泉州知青的一员,到德化上涌公社插队。

       看着影友们身上背着的“长枪短炮”, 我感慨万千, 

心里想, 如果我们插队时有架相机该多好啊!

 当时, 知青家里有相机的非常少,当地农民家里有时连一张照片都很难看到。

我们生活在红村 作者供图.jpg

(我们生活在红村 作者供图)


看着眼前摄友“咔咔”地摁着快门,我不禁回忆起插队时唯一的一次拍照经历。

       时间来到1971年3月, 记得当时红村(现属于上涌中洋村)

正在举办一个传统节日,挺热闹的。

 一位50多岁的照相老师傅趁机带着一架老相机下乡为人拍照,

沾点人气,赚点钱呗。一般人家生活本就不易,并不太愿意花钱拍照,

他听说这里有知青, 便找上门来——看上我们是“城里人”吧。

其实,我们也不阔绰,一张相片一块钱, 我们也犹豫了很久。

       记得当时的政策:知青上山下乡第一年粮食由国家供应,每人每月37斤、4两油, 

发给8元生活补贴;第二年起, 这些都没了, 

要同当地农民一样挣工分、分粮食。

所以, 即使是一块钱, 对我们来说也不是小数目。

在最美的年华千辛万苦从城市到偏远山村扎根生活,总该留点纪念吧?

机会难得,于是, 我们商议了一阵子,决定拍, 

拍一张集体照, 是否拍个人照由自己决定。

记得,我们还和那位老师傅讨价还价好久,不知是砍到9毛还是8角,

但老实说,机子要本钱,相纸要费用,洗相片要工钱,他也赚不了几块钱。

      为了纪念,隆重地纪念我们的插队生活,

当然得把我们住的房屋作为背景拍下来。

我们集体户7位知青站在屋前的田埂上,

3位女的站前排,4位男的站在后面,周周正正地摆好姿势 。

      老师傅架起三角架,钻进用黑布罩着的取景框里对焦,

然后面对着我们,一手放在镜头盖上,一手指挥着:“看着我,笑一笑。”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用那只放在镜头盖上的手迅速取下镜头盖,接着,

头也不回,又迅速准确地用镜头盖盖住镜头。

    “好了!”老师傅舒了一口气。

    “好了?”我们没见他按快门,一下子反应不过来。

    “照坏不收钱!”老师傅似乎对我们的怀疑有些不快。 

    虽然他不说,我们终于明白,他这架老相机的曝光装置

  (通常是用手捏一个小橡皮球)坏了,

只好用掀开镜头盖再盖上的办法曝光。

曝光只能几分之一秒甚至更短的时间,瞬息之间,

能在不看一眼的情况下,把镜头盖准确地盖住镜头,

这是需要功夫的,不能不令我们对他刮目相看,

如今的摄影高手,恐怕也没这等功夫。

几天后,老师傅把照片送来了,署了个标题:

我们生活在红村。虽然不很理想,可也挑不出大毛病,一手交钱,

一手交照片。就这样,这张照片定格了我们年轻的身影,

成了我们在山村唯一的珍贵照片。现在,看着这张老相片,

我心潮起伏,年轻时在村里的种种往事历历在目,令人感慨万千。

       一晃40年过去了,相机已不是稀罕之物。

我自己也算是个摄影中人了。很多家庭也都有相机,

有的还频频更新换代,“鸟枪换大炮”。

过去,摄影叫照像,大多只是为了留下一个模样。

现在摄影是一种艺术,对许多人来说,带上相机,

走进社会,走向大自然,拍人物,拍风光,拍动物,拍花卉,

拍自己兴趣的东西,摄影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追求、

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而如今,有了智能手机,

如今男女老少都成了“摄影师”, 随时随地都可拍照,真是今非昔比!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