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2年01月10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做桶往事

新闻作者:郑梦如  发布时间:2022-01-10  查看次数:846次  

我读初二时,遇上那场浩劫,在家彷徨两年,上山下乡又来了,看来读书无望,父亲叫我跟德化盖德吴师傅学做木桶。学艺路上,父亲苦口婆心对我说:“你没有两个哥哥幸运可以去读大学了,种田是赚不了钱的,你个子小,一定要学一门手艺……”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一艺在手。父亲还说,做桶好学,学4个月就可出师……

    学艺真苦。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就和师傅大儿秋拉大锯锯“桶坯”。拉大锯要用大力气的,上气接不了下气。有时拉一会儿停下歇,秋朝我投来嫌弃的眼光:“唉,没吃饭是吗?”我赶紧又用力拉起来。刨“桶内”下下都要用力,刨得汗流浃背。有几次杉毛刺突然戳进手掌内,旋即拔掉,顿时鲜血直流,剧痛难忍,“有生眼睛长?怎么老是戳手?” 师傅不满地从工具箱拿出胶布替我贴上,我默然忍痛握紧内刨继续刨。经常干到晚上11点多才休息——手酸,全身骨头像散架似的,眼皮耷拉着,疲惫极了,有时脸和脚都懒得洗,倒在床上就睡着了……

    最难忍的是饥饿。做桶是干粗活,体力消耗大,我们伙食是早晚各2两稀饭配青菜萝卜干,中午4两干饭几片肥肉。也许正处于发育时期,消化快,终日饥肠辘辘,饥饿难忍。师傅说:“年轻人不能吃太饱,饿着肚子干活,以后才有耐力。”师傅说的也有道理。

    干了十几天,师傅说要回家休息,叫我也回去几天。我高兴极了,收拾好衣服挎包,像从监狱里逃出来的囚犯跑回家了。为了省3毛5分车费,我走路回家。一路看山,山在笑;看水,水在唱;看树,树枝在朝我招手。

    回到家中,我关上房门一头栽倒在床上……“你怎么啦?”在做缝纫的母亲过来问我。“不学啦!”我对母亲发火了,“做桶太苦了……” “是为了你将来生活……” 母亲似乎了解我的心思,说,“学不学,由你……”

    过一个星期, 师傅来信了,我不想去。母亲眼眶红红的,说:“当学徒当然是苦的……能不能忍一忍?”我想一下,又去了。干了10天,水桶和尿桶全做好了,师傅说要回去秋收,等明年春再来。

    不久,我们全家回三班插队落户。干农活更辛苦,我每天7分半工分,干一天仅值4毛多。我盘算一下:纵使天天出工,也换不回全家五口人的口粮,以后生活怎么办?还是继续学做桶吧。

    转眼入秋,第一遍晚稻草薅好,晚地瓜也施过肥,农闲开始了,我又一次回到师傅身边学做桶。

    望着高高的天马山和广袤的大地,一种对未来生活的担忧与期盼,我内心有点痛楚,不由吟起一首小诗:

    才返家中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望断绵岭千万树,只盼学成早还家。

    这次学艺我主动了,师傅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工欲善必先利其器”,尽管我性急,磨桶刀刨刀我卖力又耐心,磨到能剃手臂上的汗毛才罢手。至于拉大锯、削桶坯、打孔洞、装竹钉、织篾圈、箍桶、削桶外、刨桶内、锯桶脚、安桶底等整个做桶程序工艺,我也很快掌握了。

    一天,师傅问我:为什么每钉一下桶坯,要拿打钻在头发上抹一抹?我想了一下,说:“头发有油脂,钻子在头发上抹一下,光滑容易拔出来。”“ ‘过桥’后桶坯两块拼起来,为什么中间有一条细缝?”我讲不出来。师傅说,你再想。想了几天,我告诉师傅:杉木松软有一定伸缩性,竹篾一箍,头尾更紧密,就不易漏水!师傅说:你有动脑筋。

    供销社一个干部来做椭圆秧船,师傅只叫我劈削一个洗脚桶的坯,其余他来做。我一边刨着水桶,一边偷偷看师傅做。刚好师傅过好“桥”去厕所方便,我赶快拿卡尺偷偷量一下——呵!秧船“弯肚”两头卡的坯是小号洗脚桶半径尺寸,中间的坯是平板的。其他都与做洗脚桶一模一样!真是“江湖一点诀,说破不值钱”!

    我开始琢磨自制工具。“桶桥”最关键,问师傅“桶桥”怎样做,师傅说,别急,到时我会教你。无奈,等师傅不在时,我拿卷尺偷偷量好画好记在纸上藏着。

    过了春节,姐姐去桥内小学当民办教师,家里没人出工,我不能再去学艺了。刚好父亲为我准备做桶桥和刨子的木料放在灶头熏一年了,我开始自制工具。安外刨、内刨等简单,桶桥是经过几十次刨面试验才成功的——过桥后桶坯两块拼起来,中间有一条小缝隙。就差一把削桶外桶口的“桶刀”,刚好师傅二儿结婚,我买了被单、脸盆等礼物前往师傅家祝贺,向他说明了这方面的情况。师傅很是热情,替我代买桶刀,还答应为我开凿做大木桶的长桶桥。

    接下来,我用家里一些碎木料试做水桶和洗脚桶,没有漏水;试做尿桶,成功!接着免费为生产队几个社员试做,大家都说:“好!如师,可以开张了!”

    岁月悠悠,这段青葱学徒记忆刻骨铭心,也给我以后生活照亮了道路:刻苦学习,多动脑筋,生活中没有越不过的坎!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