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2年05月30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难忘棕簑

新闻作者:曾宪校  发布时间:2022-05-31  查看次数:793次  

☉曾宪校

农忙季节,偶回乡下,田间地头少不了村民劳作的身影,有时还会遇见一两位老派农民:头戴箬笠,身披簑衣。心中的亲切感油然而生,早年的乡间往事再次浮上眼前。

“一支锄头五斤半,一顶笠仔做伙伴,一领棕簑做战甲,一副犁耙战田垵。”这是德化民间流传的一首做田歌谣。早些年农民的标配串在一首歌里,客观地说,锄头、笠仔、犁耙,这几样在农村还不陌生,而作为战甲的棕簑已不多见。

棕簑和箬笠是祖祖辈辈农民生产生活必备的劳动工具,下地劳作披上它,通风透气性能好,沾上泥土易冲洗,且经久耐用。据说,棕簑早在唐朝以前就有人使用。我们这一代人对棕簑更是印象深刻。我从13岁起就披上它。春雨绵绵,翻田、春播,整个春耕季节都离不开它;夏季的天气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出工干活都得带上它;即使是冬天下地干活,常把它带上,遇上斜风细雨来袭还可以御寒。劳累了,特别是在山垅田干活,歇午时,把棕簑当垫,躺在上面便可以舒服地休息。一件棕簑伴随着我度过了八年光阴。上世纪60年代被下放生产队劳动,又披上一段时光。说棕簑是战甲并不为过,与它相伴的田间劳作的日子,怎能说忘就忘?

一般来讲,一件棕簑得用七八市斤棕片编织而成。棕片有两种,产自两种不同的棕树。一种叫竹根棕,从其树上割下的棕片,色泽金黄,棕毛又长,韧性也好;另一种产自鸭母棕的,逊色不少。解放初期,家乡来了一制作棕簑师傅,桂阳人,大家叫他档师傅。那时候,家乡几乎家家户户都做新棕簑。师傅在哪家做,哪家主人提供材料和食宿。我家保存的一件棕簑,就是当时我看着师傅一针一线编织出来的。

师傅带的工具不多,一个草编袋里装着棕刀、棕针、顶针、起领针、棕耙、竹桐油罐等工具。每道工序皆用纯手工制作。首先用棕耙把部分棕片(大多用竹根棕片)梳撕成棕丝,打成大小长短不一的棕绳,然后把棕片一片接着一片在地上铺成棕蓑的模型,再用竹制的大领针固定。接着用棕绳、棕榈片制作棕簑领。最后,师傅蹲在地上用细棕针密密麻麻地缝制而成。中间不时用竹桐油润滑棕针。制作一件棕簑需要两天,记得当时做一件要五六元工钱,是家庭一年里一笔不小的开销。这位师傅技艺高超,披上去像古代铠甲一样,棕簑领紧紧夹在双肩,劳作时不会落肩,深受农民喜爱。

随着时代变迁,如今头戴箬笠、身披棕簑的画面已十分少见,制作技艺也濒临失传。在轻便的雨衣和塑料薄膜铺天盖地的现在,它像老古董一样,只在民俗物品馆或展示厅里偶得一见,很多城里的孩子,怕是不知它为何物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