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这是《全唐诗》中的一首诗,题目为《农家》,作者是晚唐诗人颜仁郁。
这首田园诗其实并不“田园”。诗中叙写了农家半夜里就喊起孩子们,趁着天刚破晓,赶紧到地里犁田,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拉着犁在田里艰难地耕耘,而有些人却不知道种田人的辛苦,竟说田里的稻谷是自己长成的,“诗言志”,字面看似说牛的苦,其实真正的苦人儿是农民,诗人对农民的感同身受溢于言表,同时批评“时人”的无知与冷漠。
颜仁郁,字文杰,号品俊,出生于永福县归德场归义乡山亭里(今德化县三班镇泗滨村),一生所写的诗甚多,且以反映当时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和民风民俗为主,除了《农家》,还有《山居》等多首被《全唐诗》收录,广为传唱,被称为“农家诗人”。
他生于唐大和(公元827—835年)间,时值晚唐,政治腐朽衰败,农村经济破产,疾病灾荒四起,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水深火热,归德场更是一片萧条。他对百姓的关爱,不仅体现在诗歌上,还体现在地方任上的治理。颜仁郁接任归德场(德化县前身)场长后,就一方面实行“仁政”,一方面以先进中原文化和生产技术,发展瓷业,倡导农桑,很快就“一年襁负至,二年田莱辟,三年民用足”,面对归德场物阜民丰,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景象,自是情得意满。
从颜仁郁的《赞神曲》可找到一些端倪:村南村北风雨晴,东家西家地碓声;麦黄正满绿针密,稻黄无际红云平。前年谷与金同价,家家啼哭伐桑柘;岂知还复有今年,酒肉如山祭春社。吏不登门白昼眠,老稚雅乐如登山;县前归来传好语,黄纸赎放身丁钱。诗中描绘“麦黄稻黄”“酒肉如山”农家丰收和百姓和乐的景象,做为有政治理想的诗人看到此情此景自然欣慰不已。也因为他曾为归德场场长,后世称其为“颜长官”。
“水有源,树有根”,讲到归德场陶瓷业发展,除了场长颜仁郁,还有另外一个人物—颜化綵绕不过去。颜化綵是颜仁郁的侄子,是德化最早的陶瓷研究名家。他通过长期对陶瓷生产技术的研究,结合当时陶瓷生产实际情况,编著了陶瓷工艺生产的《陶业法》,还根据家乡地理情形,绘制适合开办陶瓷生产工场的《梅岭图》,只是限于当时生产力和经济实力,没有开办窑场。犹如“工业革命”,在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的带动下,泗滨村的陶瓷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当时的泗滨村属于穷山僻壤,颜仁郁与颜化綵叔侄的“民本”思想,以及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根源来自于血脉的赓续。这样说是因为他们的祖籍为河南温县,其先祖颜景茂,为兵曹参军,于唐末入闽任福州侯官县令时,子颜芳(公元787—860年),随其入闽,后辗转来到归德场归义乡山亭里,受聘于金员外为家塾教师,并定居肇基于此。颜芳在泗滨繁衍生息,自然而然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随着泗滨陶瓷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经济实力的提高,其后裔明代陶瓷名家颜俊高根据《梅岭图》布局,开设梅岭窑场,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窑场生产的陶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通过家乡东部与南部的瓷帮古道肩挑背驮到刺桐港、月港等港口上船出海到世界各地。其窑火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今天,梅岭窑场已烟消云散,但窑场与附近不同年代的尾林窑、大垅口窑、内坂窑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而长期以运输陶瓷为主要出口大宗产品的刺桐港,也成为著名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焕发生机活力。当年瓷民肩挑背驮瓷器的古道,已成为联结山海的文化旅游景点。
斯人已逝,唯诗尚存。阅读诗人颜长官的诗歌,诗人浓厚的民本思想扑面而来,这与颜氏优秀家风家训分不开。这一思想与颜真卿的政声、颜回的德行、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一脉相承。
因为感念颜仁郁的恩泽,他的故乡三班宋时就建有“忠应庙”,把他当成神供了起来,宋淳祐二年还加封他为“孚祐忠应侯”。1958年毁于人为。然而,族人对他的尊崇却从未改变,颜氏宗祠“永茂堂”塑有他的偶像——高大的身躯坐在厅头神龛里,颜氏后人只有仰视才能望其项背,有族人更是把宗祠亲切地称为“颜长官祠”。现在“永茂堂”已成为当地文物保护单位,并开辟成家风家训馆,成了家风家训教育基地和打卡点。是的,好思想、好精神,总会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