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池畅畅
晚霞满天,如天街霓虹灯亮起,如此瑰丽灿烂。此情此景,脑海里不经意间蹦出来:“朝看西南暮西北,晚霞倏忽山头归。”那霞光在不同人眼中都是什么样的呢?是否如我一样?
天文学家看到晚霞会理性地说:晚霞的形成,是由于空气对光线的散射作用。
当太阳光射入大气层后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微粒就会散射,这些大气分子和微粒本身不会发光的,但由于它们散射了太阳光,使每一个大气分子形成了一个散光源,这时候,这波长较短的蓝紫光透型静色绿色光,在漫长的穿越大气的过程中早已被散射得所剩无几了,这些集长波光的红色、黄色、橙色的光一路过五关斩六将进入我们的眼,这也就是天文学家眼中的霞光。他们眼中的霞光被剖析得一览无余,理性占据了感性的地位成为霸主,少了渲染的情感色彩。
腹中含有万千世界的诗人又是怎样看待霞光的呢?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这是诗人眼中的帝王之气,霸气侧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诗人眼中的宁静致远的美景;“晚霞明处暮云重”,这是诗人眼中沉重与忧愁得不到排解的郁闷;“千岩半出分秋雨,一径微明逗晚霞”,这是诗人眼中的岁月静好,烟火人家。诗人眼中的霞光总是富有感性,常用于情感的寄托,好似霞光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懂得他们的优闲平淡或郁郁寡欢……
然而,忙碌的旅途者眼中的霞光则非同一般,他们眼里的霞光总是带有实用性:“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朝记红霞晚落雨,晚起红霞晒死鱼”“傍晚红遍天,跃天必合风”……你看,这些如此实用的谚语才会使旅途者们放慢奔跑的脚步,去留意今日是否带伞,然后继续奔跑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寻找安放心灵的圣地。
那学生时代的我们眼中的霞光是怎样的呢?是天文学家眼中的理性,还是诗人眼中的感性,或是旅途者偶尔瞧上一眼的情报?
不,都不是。我们没有绝对理性的辩证观,没有足够丰富的阅历,也没有没有终点的旅途。
世人慌慌张张急急忙忙为那碎银几两而奔西走东,可学生暂不需要埋头错过沿途的美好。世人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愁眉苦脸为五斗米想方设法,可学生暂不需要屈服于几粒口粮的高压之下。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我们现在的写照,所以我们在晃晃悠悠地往前行时,总能注意到沿途的千变万化。
这紫色的霞光会使我们惊叹于大自然的奇特,神秘的景观会使我们用心将它保存下来,这一刻眸子中透出对霞光的探索欲望,要将这扑朔迷离看个透彻,好奇的同时又希望不要去较真肢解那份神秘。
望着霞光的同时也望着自己,未来的我们能否如现在一般还会对霞光保持着神秘又好奇的欲望,能否秉承着现在的赤子初心坚持到未来一天,某个不知年龄段的自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以不同角度去看事物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而学生的角度真诚、未知而清澈。走吧,青年!让我们以莽莽撞撞的步伐,远赴山海,莫问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