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一家人悠闲吃着早餐。
我问:“过年,你们最开心的是什么?”
原以为会一片欢声笑语,然而等待我的,却是一阵沉默。
我望向女儿:“小刀,你过年最快乐的事是什么呀?”
女儿想了会,调皮地问:“快乐是什么?”
儿子马上接道:“快乐就是不用在家待着。”
我乐了,顺着他们的话:“那好呀,春节咱们就去串门,好不好?”
女儿马上摇头:“不要,我最怕跟你们串门了,一大群人闽南话讲得又快又含糊,我都听不懂。”
“要不然我们一起放烟花?”
儿子举手赞成,女儿却依旧头摇得如拨浪鼓:“放烟花也不好玩,去年小嘟嘟就是因为被鞭炮声吓到,哭了老半天呢!”
“那带你回乡下老家看戏好不好。小时候,爸爸过年最喜欢的就是看戏了。”
“才不要咧!冷飕飕的,还不如待在家里看电视呢。”女儿回了我一个鬼脸。
到后来,不论是吃美味零食,还是穿漂亮新衣,孩子们都一副不置可否的模样。
我不禁有些失落。
想起小的时候,我们是多么渴望过年呀!围在老房子的大铁锅旁,看父母叔伯蒸着各种祭拜所用的糕点,在满屋的雾气人气中穿梭奔跑,一大早等着父母亲给我们换新衣,添红包,穿着新衣裳昂首挺胸走在乡间小路上,跑到小店铺买爆米花、拼图;把一大串的鞭炮拆解成一颗颗,捻一炷香慢慢地点放;跟着奶奶身边满村去拜年,兜里装满五颜六色的糖果袋;跟着爷爷到家庙,看着他起鼓,看一群老爷爷吹拉弹唱拉开一场祭典,看人潮如织,来来往往“烧金”放炮;挤到高甲戏台上,和一群小朋友上演儿童版的千军万马,英雄好汉……
而如今的年,对小朋友们竟如此没有诱惑力。
妻子看到我难堪模样,在旁边吃吃偷笑。我转头看着她,她立马正襟危坐。
“老婆,你喜欢过年吗?”
妻子放下碗筷,指了指客厅,说“你看看那一堆的沙发皮套、窗帘,都还没有洗。”
我怅然若失,想起前两天一个朋友对我说的:“现在过年,一点意思都没有。”
朋友买房不久,家中父母已经70多岁了,两个孩子却都还在读初中小学。
我知道,过年对他而言,就是要应付一堆世故,讨还一堆人情,解决一堆债务。
大街上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可内心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人,也许并不多。
大概看到我的失落。女儿倒宽慰起我来:“爸爸,其实过年也有非常开心的事情!比如小嘟嘟就要从北京回来,小雨和小泽也要从厦门来,我们就可以聚在一起玩啦!”
小嘟嘟是弟弟的女儿,小雨小泽是妹妹的儿子。
说完,女儿和儿子对了一眼,双双从椅子上跳下。不一会儿,女儿抱了个毛绒娃娃,儿子画了一张大家庭的画,都伸到我面前。
“爸爸,你看,我们给小嘟嘟的礼物都准备好了呢。”
我笑了。快乐过年的理由,只要有一个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