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5年02月10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闲话闹元宵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5-02-10  查看次数:126次  

◎ 郑文庆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灯节。“闹”,是元宵节主题,有踩街、赏花灯、猜灯谜等传统民俗,正所谓正月十五闹元宵。

元宵节当天,德化城区最具特色的属踩街活动。两条长达二三十米的彩龙在前舞动,时而腾空而起,时而盘旋游走,紧接着缓缓开来的是各具特色的花车,之后三通鼓、南音表演队、人偶等各种各样的演出热闹非凡。

舞龙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据《德化民俗》记载,德化舞龙最早出现于明隆庆年间,在清嘉庆年间广泛流行。龙的长度不一,最长达70多节,50多米,每节龙体上安烛座、插灯火。表演时手、脚、腰身与舞龙套路相搭配,依鼓乐节奏起舞,表演形式有“巨龙滚”“乘风破浪”“跳龙门”等,龙头不时喷射出五彩缤纷的焰火。

踩街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队伍从宝美村出发绕城区踩街,每到一户人家门前时,户主们便拿出早早准备好的金纸、鞭炮来迎接神龙,祈福家族兴旺、健康平安、风调雨顺。

元宵节的夜晚,城区灯火璀璨,各式各样的花灯挂满街头巷尾,与精美的陶瓷装饰相映成趣。这些花灯不仅造型美观、色彩鲜艳,而且融入了陶瓷元素,如瓷器形状的灯笼、陶瓷图案的灯谜等,让人在欣赏花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瓷都的独特魅力。猜灯谜内容设置广泛,既有与陶瓷相关的专业知识,也有生活常识、历史文化等,既考验了猜谜者的知识储备,又增添了节日的趣味性。

德化乡村的元宵节也别有一番韵味。舞狮子,又称“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引狮,是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节目。村民们组织舞狮队伍,在村头村尾进行表演,雄狮起舞、雀跃,伴随着锣鼓声声,为元宵佳节助兴。而“攻炮城”,你可能没有听说过。只见一座高耸的炮城矗立在广场中央,四周人头攒动,欢声雷动。“攻城”开始时,攻城者手执一串排炮,神情紧张而专注。他小心翼翼地点燃排炮,火花四溅,随即迅速将其抛向高耸的“炮城”。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能成功,有的排炮未能准确引爆城内的鞭炮,只留下一片寂寥,失败者面露遗憾。但就在这时,一位勇者精准地将点燃的排炮抛入城中,瞬间鞭炮齐鸣,震耳欲聋,宣告了他的胜利。围观者们从下往上仰望,惊叹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最为神奇的是“坐钉轿”。只见一位身着传统服饰的村民,神情泰然自若,缓缓走向那装饰华丽的钉轿。钉轿上,椅面、靠背处、手扶处以及落脚处都布满锋利的铁钉,闪烁着寒光,令人不寒而栗。然而,这位村民却毫不畏惧,轻轻坐上轿子,双脚稳稳踏在轿底的木板上。随着轿夫们有力的步伐,轿子开始缓缓升起,在空中摇曳生姿。村民端坐其中,面带微笑,仿佛与这充满危险的轿子融为一体,围观者无不瞠目结舌,为这一幕所震撼。

犹记得儿时的元宵节。在我老家,从正月十四傍晚开始,家家户户便会在门口挂上灯笼,等到正月十五这天,所有的灯笼都会被点燃。这些灯笼通过油灯芯在灯里燃烧发出光,它们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有红灯笼、纱灯、莲花灯等,还有按年份扎制的十二生肖灯。这些花灯绚丽多彩,交相辉映,令人眼花缭乱,呈现出一派夜如画、灯如海、人如潮的盛况。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元宵节习俗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创新。虽然一些传统已逐渐被现代化的元素所取代,但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却从未改变。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