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瓷都德化新闻网 | 德化 今天(周二)  2024年11月26日   世界陶瓷之都
全国文明县城
中国最佳旅游县
全国绿化模范县
世界陶瓷之都
全国文明县城
中国最佳旅游县
全国绿化模范县
世界陶瓷之都
全国文明县城
中国最佳旅游县
全国绿化模范县
世界陶瓷之都
全国文明县城
中国最佳旅游县
全国绿化模范县
世界陶瓷之都
全国文明县城
中国最佳旅游县
全国绿化模范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白·德化瓷 > 产业概况 >

千年德化瓷 浴火焕新生

发布日期:2019-09-10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200

参观者沉浸在现代瓷艺术之中

参观者沉浸在现代瓷艺术之中


陈明良(左一)在介绍传统瓷艺传承


邱双炯的三面千手观音作品

苏献忠的蕴玉瓷庄内极具个性的作品吸引游客细细观赏


郑燕婷做出的瓷花惟妙惟肖

  核心提示

  “中国白”德化陶瓷天生丽质,在用料、制作技巧和表现方式等方面都独具特色。在“丝路使者‘中国白’再出发2017国博德化白瓷展”及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中,“中国白”表现相当抢眼,成为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体现了德化陶瓷在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面对经济发展常态,德化陶瓷勇于难中求进,积极探索与创新。德化县委书记梁玉华表示,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德化围绕“生产由制造向智造转变,产品由低端向高端转变,结构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的“三个转变”,走“创新型、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的“四型路子”,重点实施“政策、文化、设计、科技、市场”的“五个引领”等一系列组合拳,助推瓷业焕发新动力,力争2020年陶瓷年产值突破300亿元。

  □本报记者 曾广太

  通讯员 王双季 文/图

  政策引领 搭建研发与营销平台

  德化现有陶瓷企业26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2016年产值199.5亿元,产品出口至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首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一系列产业荣誉都得益于德化县强化政府主导,做好政策引领工作。在用好陶瓷发展资金的基础上,德化建设了一个又一个研发创新、营销展示平台。

  在以产城融合为目标的前提下,德化加快形成“7区1园”产业园区体系,突出“线上线下”两大平台的带动作用。中国白艺术馆陈仁海说,线上建好“一个基地两所学校两个园区四个平台”,引入金融资本,探索构建“互联网+陶瓷+金融”发展模式,建立德化陶瓷艺术品交易中心平台;线下建设国际陶瓷艺术城,打造以营销展示、文化传播、创意设计、旅游观光为主题的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陶瓷文化交流平台。

  此外,该县着手筹建“大师园”,引导国家级艺术大师进园,突出大师作品和文化艺术,力争建成全国陶瓷产区独一无二的高端陶瓷创作平台;逐步加快中国茶具城建设,整合发挥行业龙头作用,打造国内茶具行业高水平的展示、贸易、经营、销售一站式综合性产业平台。如今,该县已建好国家级星创天地和海峡两岸陶瓷新产品研发平台,力争五年内建设1家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省级创新平台总数达10家以上,市级创新平台总数达25家以上。

  为扶强龙头企业、扶壮中小微企业,该县还陆续出台了企业技改、股改上市、科技创新、工业设计、拓展市场等政策。具体措施有:支持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强强联合,推动企业到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或到“新三板”、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形成独具特色的“德化陶瓷板块”;扶持小微企业,实施“万家企业成长计划”,从土地、资金等方面出台政策引导企业、大师、新秀向园区集中,扶壮扶强一批中小微企业,强化配套协作、订单对接、供应链协同、技术协作,形成规模效应;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为目标,设立“双创”基金,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四众”新模式、新业态,打造一批众创空间示范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

  文化引领 挖掘陶瓷创意元素

  德化陶瓷在刻花、划花和印花等传统的技术上,发明了堆花、贴花和刻写诗词美语等装饰技法,充分利用德化白瓷质地纯白、杂质少等特点,塑造出各种艺术品而不施任何彩料,成为德化瓷器的艺术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德化陶瓷业意识到“挖掘陶瓷文化内涵,增加陶瓷文化创意元素,提升产品附加值”已经刻不容缓。在文化引领的大方向下,该县鼓励和组织大师、企业到国内外办展、参赛,在国际、国内陶瓷艺术舞台上彰显德化陶瓷文化的艺术魅力。

  “挖掘文化底蕴,启动对德化瓷厂、红旗厂等陶瓷文化老街区、老厂区的保护开发。”明玉陶瓷研究所陈明良说,建设梅岭遗址海丝遗产点展示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推进洞上陶艺村、观音岐海丝公园、何朝宗纪念馆等陶瓷文化展示窗口建设,增加城区陶瓷文化元素装饰,尝试将陶瓷文化融入城市建设,营造瓷都陶瓷特色文化氛围。创造陶瓷历史和文化名人经典剧目,排出一部可观赏、有内涵、上档次的陶瓷文化大戏。

  “发展文化创意,举办陶瓷创新技能竞赛、陶瓷版权创意大赛,培育一批陶瓷文化创业园和文化创意骨干企业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宝源陶瓷研究所的郑燕婷表示,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增强辐射带动功能,进一步丰富文化内涵、增进市场对接,争创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项目,加强规划、整合和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园区的孵化作用和辐射功能,推动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规模发展。

  “注入文化元素,举办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鼓励和组织大师、企业到国内外办展,积极参加各种赛事、展会,在国际、国内陶瓷艺术舞台上彰显德化陶瓷文化的艺术魅力。”蕴玉瓷庄的苏献忠说,邀请国内外知名设计人才、艺术大师到德化合作创作,引导企业、瓷艺大师结合当前群众审美需求,开发创作文化内涵深厚、艺术品位更足、鉴赏价值更高的陶瓷产品、作品,提升文化附加值,推动陶瓷由卖产品向卖文化转变。

  设计引领 抓好陶瓷人才建设

  为了适应时代新发展,创新陶瓷设计理念,德化陶瓷人才体系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德化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说,除了注重本地陶瓷人才的培养,德化积极开展海峡两岸大学生设计工作坊活动、工业设计师培训班、工业设计名师讲堂,创建一批工业设计中心,举办陶瓷产业工业设计大赛,邀请国内外知名设计师、文化人来德化开展合作和创作;借助“中法文化论坛”,引导一批有创新创造热情的大师、新秀、企业到欧洲等地学习新理念、接触新材料;此外,注重加强与台湾、德国等知名设计公司的合作、交流,力求产品开发与国际艺术主轴接轨、与时尚潮流接轨、与客户需求接轨。

  “要想提升陶瓷设计水平,就要抓好工艺大师、艺术新秀、陶瓷工匠、上下游人才、企业家五支队伍的建设。”凤凰陶瓷研究所邱双炯说。

  工艺大师,即开展“名师带徒”“双导师制”陶艺人才培养、陶瓷艺术创业导师行动计划和高层次人才沙龙、国内外陶瓷文化交流活动,推进“德化瓷烧制技艺”非遗项目的“传帮带”,培育更多国家级、省级艺术大师;艺术新秀,即为新秀创新、创意、创造以及“走出去”和“请进来”提供更多的便捷,鼓励他们参加各种赛事、展览;陶瓷工匠,即建设泉州工艺美院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支持高校师生到德化开办陶瓷社、陶瓷坊等,创建更多“技能大师工作室”,弘扬“工匠精神”,激发工匠创造性智慧,营造全社会尊重工匠的良好氛围;上下游人才,即加大设计、创新、创意等高端人才、领军人才的引进,出台政策激励在外大学生回乡创业,加大陶瓷产业链条人才的培育;企业家,即举办精细化管理、职业经理人、工业设计师在职培训和股权改制等培训班,到先进陶瓷产区考察,到国外参展交流,扩展国际眼光、设计理念、创新意识和时代精神。

  科技引领 实施机器换人工程

  传统的制陶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德化县启动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计划,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增强研发实力,发展高科技陶瓷,鼓励更多企业引进生产线,推进机器换人工程。

  实施机器换人工程,是对接实施“中国制造2025、泉州制造2025工程”的必然要求,苏献忠说,德化创建“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以利于进一步加快智能控制、3D打印、自动化生产线的推广应用。

  在推进机器换人工程方面,德化县坚持“两手抓”原则。一方面,实施技术改造工程,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标准实施技术改造;促进金融机构推出科技型企业的科技研发专项信贷产品,探索科技保险、后补助、贷款贴息等普惠制扶持新机制。另一方面,实施高端智造工程,引导企业发展功能陶瓷、结构陶瓷、纳米陶瓷等高技术陶瓷,力促陶瓷蓝牙音箱、陶瓷插座等电器陶瓷以及陶瓷无线加热器、健康养生陶瓷等新产品转化为生产力,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市场引领 打造资源共享新模式

  针对陶瓷电商兴起、礼品瓷走低、实体店萎缩等实际情况,德化县通过提升品牌效应、创新营销模式、强化抱团合作齐头并进等方式,抢占市场话语权,让德化陶瓷走进千家万户,拓展国内市场,做大出口陶瓷产值。

  “要想提升品牌效应,就要强化‘中国白’‘德化瓷雕’等品牌运作,推广德化陶瓷知识产权‘世界经验’,鼓励企业争创各级商标,打造国内、国际品牌。”洞上陶艺村陈添贵表示。

  此外,要充分利用好媒体渠道,投放“陶瓷+旅游”宣传广告,邀请知名策划团队、专家学者进行专业策划,加强全球首个“世界陶瓷之都”品牌宣传;积极鼓励陶艺大师参与国际国内重大盛事盛会,打造德化版“现代官窑”,打响“世界瓷都”。

  而在创新营销的模式上,跨界联动,是顺应产业跨界融合的发展趋势。该县重视发挥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德化陶瓷专项交易平台的作用,抢占线上陶瓷市场份额,扶持本土电商企业成长为主流平台授权服务商或主要合作伙伴。德化陶瓷企业在全国各地或海外设立线下体验区,促进了陶瓷与旅游、电商、家居、酒店、酒类、茶叶等跨界融合,大力拓展陶瓷营销渠道。此外,德化陶瓷企业坚定“走出去”的步伐,积极参加广交会、华交会、法兰克福博览会等境内外知名展会,加强与国内外陶瓷产区和国际市场的对接联系,与‘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开展文化交流、技艺展示、经贸合作和友好往来,深入挖掘东南亚具有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的佛像雕塑市场。

  面对竞争激烈的商业市场,德化陶瓷业总结城东“东顺企业联合会”和“阳光企业促进会”经验,打造区域性企业联合体,建立企业间“互通、互助、互帮”发展机制,强化产业配套、分工、协作,形成“资源共享、抱团发展”新模式。“强化抱团协作,要充分发挥异地商会的作用,异地招商,以商引商,落地一批建材、模具、机械、机电、物流、货运等配套企业。”协发光洋陶瓷有限公司郑富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