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中央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
中央文明办主任 王晓晖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并身体力行为全党全社会树立了典范。下面,围绕学习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推动社会主义家庭文明建设,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家国一体、家国同心、精忠报国,始终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里的基因。千百年来,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前赴后继、不懈奋斗。特别是近年来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白衣执甲的医护人员和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为脱贫攻坚日夜坚守奋战的基层干部,为保家卫国不惜牺牲生命的边防官兵,一个个舍小家护大家的感人故事,生动阐释了新时代的家国情怀。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爱国爱家是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的集中体现。我们将突出爱国爱家这一主题,进一步引导广大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国家观、民族观,把爱国与爱家统一起来,把个人理想、家庭幸福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紧紧联系在一起,汇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二、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的传统观念,著名唐诗《游子吟》表达的家庭情结,反映了亿万人对家庭的向往和依恋,贯穿其中的就是浓浓的亲情。近年来涌现出的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文明家庭,很多都是孝老敬亲、相亲相爱的典型。他们身上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反映着忠诚、责任、学习、公益等现代家庭理念,是相亲相爱家庭关系的鲜活代表。我们将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宝贵精神,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出发地和加油站。
三、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家风引领人向上向善,不良的家风却会败坏社会风气,贻害无穷。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蕴含着向上向善的因子,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家庭建设摆在重要地位,把家庭美德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在促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的时代条件下,各地各有关部门聚焦家庭教育功能,通过生活化场景、日常化活动,引导家庭成员以德治家、以学兴家、文明立家、忠厚传家,自觉承担应有责任,弘扬清风正气。我们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引导人们走出“小”家、融入“大”家,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中提升精神境界,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四、实现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共建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体现着大家庭的温暖,应当成为广大家庭成员的内在追求。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顺应城乡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新变化,广泛开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通过生机勃勃的群众性实践,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实现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在共建共享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好统筹、协调、指导、督促的职能作用,不断加大文明家庭创建力度,落实共建共享原则,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汇聚起家庭文明建设强大合力。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贯彻坤明同志、跃跃同志重要讲话精神,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发挥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融入家庭文明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使之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二是发挥文明创建载体作用。继续开展全国文明家庭创建评选表彰活动,修订评选标准和评选办法,细化家庭分类和创建内容,推动工作走深走实。三是发挥文化艺术涵育作用。鼓励创作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家庭文艺作品,加大扶持和推广力度,让更多文艺作品传递正确价值理念,展示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表现人间温情至爱。四是发挥典型群体示范作用。结合重大主题宣传、新闻宣传、社会宣传、网络宣传等,大力宣传文明家庭和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共建家庭文明的浓厚氛围,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本文为王晓晖在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座谈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