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灿芬 蔡紫旻
7月25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作为中国向本届大会申报的唯一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添上第56颗璀璨明珠。
千百年向海而生。这一刻,从昔日“东方第一大港”的荣光里走来,泉州系列遗产穿越千年,见证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向世界亮出多元包容、平等交流、共同繁荣的发展样本。
二十载接力申遗。秉承“申遗是手段,保护才是目的”理念,泉州持续保护历史文化瑰宝,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精神财富传承至今,有力印证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的卓越努力。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泉州将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目光向海、胸怀世界,讲好文化遗产里的中国故事。
历史荣光 “东方第一大港”的辉煌过去
10—14世纪,历史悠久的世界海洋贸易,又一次迎来繁荣期,形成学者们研究界定的“首个世界体系”。在这一世界体系里,泉州举足轻重。
“那时,哥伦布还没到达美洲,麦哲伦还没环球航行,西班牙、葡萄牙、荷兰人还不是‘海上马车夫’,英国人和法国人还不知太平洋在哪里。”《中国国家地理》执行总编辑单之蔷曾撰文论述,宋元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海洋国家之一。
作为10—14世纪亚洲海洋东端的经济与文化引擎,中国对世界海洋贸易的繁荣发展,作出了核心贡献。同一时期,泉州迅速繁荣,超过宁波、广州,跃升为亚洲海洋东端最重要中心港口之一,有“东方第一大港”之称,并以“Zayton(刺桐)”之名流传于世。
这是中国的泉州,也是世界的泉州。
中外名家著作中,记载了这个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盛况。《诸蕃志》等史籍里,泉州港被视为中国的“海上零公里处”;《岛夷志略》里,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同泉州有贸易往来;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护送蒙古公主阔阔真从刺桐港启航,远嫁伊儿汗国;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盛赞“刺桐港为世界上最大港之一,甚至可以说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
当代,泉州系列遗产依然具有世界性意义。
1957年,陈毅副总理出国访问时,特意带上8本泉州海交史重要书籍——《泉州宗教石刻》。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盛赞,“东西文化交流碰撞,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历史巨著”。中国考古学会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安家瑶说,“泉州是宋元中国与世界对话的窗口”。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前副主席郭旃形容泉州是“中国古老农业文明背景下的一朵海洋文明奇葩”。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说,“泉州我还没看够”。
杰出保护 “宋元看泉州”的薪火传承
中国的泉州、世界的泉州,也是“活着的古城”。
为确保遗产突出普遍价值可持续保护,长久以来,从顶层设计,到民间自发行动,保护文化遗产是全市上下共识。
2001年是泉州申遗工作启动元年。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亲自部署泉州申遗工作,专门核拨经费建设泉州海交馆伊斯兰馆。他还在省政协委员赴泉州、漳州两市视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上批示:“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文物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保护文物就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年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泉州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推动法治保障。首部地方实体法就是《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已出台6部实体法中,3部与保护文化遗产直接相关,即将出台的有《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实施分级管理。市长任泉州系列遗产协调管理小组组长,12个市级职能部门、9个遗产地县(市、区)齐抓共管,400多名专业人员全覆盖管理。
坚持规划先行。城镇化建设坚持保护文化遗产为先,遗产区、缓冲区、景观控制区严格管控。泉州古城被整体纳入遗产缓冲区,金鱼巷“微改造”、中山路保护两个项目示范全国。
强化科学保护。引入20多个专业机构,新成立泉州考古研究所;依托世界级非遗闽南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等,天后宫、府文庙保护修缮工程成全国优秀案例。
更远时空里,文化保护传承力量千年不竭——
唐代献地建开元寺的“紫云黄”,后人持续捐田捐款守护寺庙、传播海丝文化,千年不断;
为探究多元族群留下的宗教石刻,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今,吴文良、吴幼雄父子接力,搜集研究、编印增订《泉州宗教石刻》,填补中国海交史空白;
1966年,面对冲击开元寺的“红卫兵”,曾任泉州市长的王今生挺身阻拦:“开元寺不能砸!要砸,先从我身上踩过去!”
为传承地方典籍,15年里,《泉州文库》整理出版委员会完成出版136种典籍,点校付印23种。
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人留乡愁。保护文化遗产的“接力棒”后继有人:千人讲解志愿者、千人一线巡查员、万人爱遗护遗热心人士,是民间“生力军”。
“宋元看泉州”——无怪乎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对泉州系列文化遗产,留下高度评价。
突出价值 文明交流互鉴的启示意义
今天的泉州,有“藏宝之城”美誉。全市文物多达3785处,国保、省保单位148处。
纵观泉州系列遗产,承载宋元泉州整体关键价值特征的22处遗产点,如行政管理机构遗址、城市格局关键设施遗迹、多元社群宗教建筑造像、陶瓷和冶铁生产基地、水陆交通运输网络等,18处为国保、4处为省保。
穿过历史长河,它们兼具历史和现实意义,实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和平是发展前提。远离战乱纷争,宋元泉州才能依靠海丝崛起。国内现存最高的孪生石塔东西塔、最早的跨海石桥洛阳桥、最长的古代石桥安平桥,以及或为唯一可较为完整揭露的古代“海关”——市舶司遗址,或为唯一能发掘的南宋时期宗正司遗址——南外宗正司遗址等,从诞生到保存千年,有赖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
多元包容推动社会发展。短短一公里的古城涂门街,坐落着“东南七省之冠”的泉州府文庙及学宫、国内现存最古老的清净寺、锡兰侨民故居、省内现存规模最大的通淮关岳庙。在修建顺济桥等基础设施时,外国商人和本地民众一道,曾积极响应政府倡议,捐资出力。多种宗教信仰和谐共生,多元社群融洽相处,世界货物周转、各色人流聚集,带动城市繁华,还使泉州形成“世界宗教博物馆”奇观。
互联互通增进共赢共享。宋元时期,来自阿拉伯等地区的商人,在泉州寻找商机、寻求合作;一代代泉州人“过蕃”谋生。如今,中国成为阿拉伯国家第一贸易伙伴,阿曼苏丹捐建泉州清净寺新礼拜堂;传承重商善商基因,泉州涌现出由阿拉伯后裔丁姓企业家创建的安踏、特步等知名企业,孕育“泉州模式”“晋江经验”,跻身GDP“万亿俱乐部”;900多万泉籍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共建“一带一路”。受长眠灵山圣墓的伊斯兰教三贤、四贤故事触动,泉籍艺术家蔡国强把泉州的珍贵记忆,带回到它们中东的“精神原乡”,在多元文化间传递人文关怀。
申遗文本团队负责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傅晶认为,泉州以开放的胸怀,积极融入10—14世纪世界经济体系,接受思想文化、技术理念交流,整合各方资源,谋求飞速发展。这一发展智慧建立在平等互信、积极探索基础上,助推泉州达到辉煌、传承至今,这对当代与未来的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仍有重要启示意义。
出类拔萃、当之无愧——泉州城市规划建设专家顾问组组长周焜民说,1982年,泉州入选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时,曾获如上评价。现在,他用这八个字,祝福泉州世界遗产时代新征程。
随着申遗成功,泉州乘风而起,向大海、向世界、向未来,再次绽放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