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2年06月13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那年的露天电影

新闻作者:曾宪校  发布时间:2022-06-17  查看次数:923次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乡下人精神文化生活相当匮乏,看露天电影实在是件稀罕事儿。

第一次看露天电影在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个冬天晚上。那时候,我和乡亲们挑谷子到上涌粮仓交公粮,听说有电影,大冷天的,有的还穿着草鞋,大家饿着肚子等到晚上。那晚,放映的是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新闻简报》和有影无声的黑白电影,地点在上涌德化第二中学操场。散场已是深夜,我们才心满意足地沿着山道走15公里返回老家曾坂。

其实,那时的露天电影很简单,在晒谷场或空地上,竖两根竹竿,用四条麻绳在中间拴住一块大白帆布,竹竿上方吊着一只圆形喇叭,离白帆布有些远的地方摆着一块四方桌,桌上放着一架放映机。水泥厂所在地的家乡,电影放映大约十来天放映一次。一听说有电影,大家早早吃完晚饭,孩子们像过节似的,先把家里的板凳、椅子搬去摆在场地占位。冬天山村天气冷,但不影响大家看电影的雅兴。老人焐着火烘取暖。场地上人头攒动,有坐的,有站的,异常热闹。远处手扶拖拉机(后来用小型发动机,再后来直接用电源)发出“突突突……”发电启动声,大家立即全神贯注,伸着脖子仰头向前,紧盯着那块充满神奇诱惑力的白帆布。随着电影情节的进展,人群中,时而有人紧张惊叫,时而开怀大笑,忽而拍手欢呼。记得,有次放映《白毛女》电影,当看到杨白劳被逼得走投无路,喝了卤水倒在雪地里,喜儿扑倒在爹爹身上发出“大叔大婶救救我”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广场上,在黑暗中,抽泣声一片……

电影散场时,寻儿找女的叫唤声,凳子的撞击声,拍打裤子灰尘的声响混成一片,忙乱过后,村子陷入了夜的沉寂。

二十世纪70年代,我在国营葛坑林场工作,林场有自己的电影放映队,到各工区巡回放映时,工区里只有十来个工人,把场地挤得满满的是当地扶老携幼来的农民朋友。工人会搬出所有凳子让农民们坐,并与他们拉家常,林场领导常以放电影为平台,宣传护林防火,融洽工人与农民之间的情感。

露天电影最盛行的时候是二十世纪70年代初。在上涌放映朝鲜经典革命电影歌剧片《卖花姑娘》时,周边村庄的年轻人多次狂奔而来,看了一场不过瘾,还要追着第二场、第三场。轮到曾坂放映的那个晚上,电影放映队先在上涌公社会场放映一场,再到汤头公社放映一场,到了曾坂已是午夜。人们从吃过晚饭后,一直在操场等到午夜。《卖花姑娘》讲了一个朝鲜农村家庭的悲欢离合。父亲早亡,女儿花妮性格倔强,母亲被迫在地主家推磨碾米,后来得了重病。花妮宁愿饿死也不去地主家干活。妹妹顺姬被地主婆烫瞎双眼,哥哥哲勇烧了地主家柴房被关进监狱。顺姬偷偷上街卖唱,花妮千辛万苦地卖花,买来药送到母亲跟前时,母亲已去世多时。“男子汉流血不流泪”,那一次我流泪了。看完电影已是下半夜二点多了,人们依然津津乐道。

当时我们看过许许多多的电影,像《上甘岭》《地道战》《平原游击队》《南征北战》《少林寺》《红高梁》《智取华山》等,全都是免费的。后来,城关建起了电影院、影剧院,很多时候看电影是要花钱的,环境也好多了,然而我似乎已过了喜欢看电影的年纪。

几十年一晃而过,如今只要在家电视机前轻点遥控器按钮,就能看到许多高清晰电影,然而似乎也是可有可无了。现在想来,似乎早些年的露天电影才是最正宗的电影,凝聚了我们那一代人永不会生锈的激情。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