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0年08月24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山守窑人

新闻作者:◎ 施森森  发布时间:2020-08-24  查看次数:824次  

慕名来到三班洞上,为了月记窑。

    走进月记窑,迎面是普普通通的瓦棚,一块有年代感的拼接木板上书“月记窑”3个字,红砖砌成的窑头,窑身两侧各有一条长长的台阶,窑身依山,恰似龙状,故名龙窑。窑头设火膛,窑尾放烟囱,窑身每几步设一个投柴孔,几个投柴孔间又设一窑门供装窑、出窑之用,投柴孔两侧对称,偶有风过,带来夏日里难得的凉意。走进窑体,内里昏暗,落灰满地,打开手电往深处照去,望不到头,显得幽暗深邃,在两侧焦糖色墙壁的反射下,恍然觉得窑中还有火苗摇摇曳曳地燃烧着。

    月记窑,据说建于明末清初,鼎盛的时候一个月能烧3次窑,一次烧成耗时六七天,也就是说一个月大半的时间都是在装窑、烧窑、出窑之间忙碌着。1980年后,随着“以电代柴”的能源革命,柴烧龙窑逐渐被电、气等新能源窑所取代。月记窑渐渐成了德化千年柴烧窑炉的活化石,县里为了保护这条古老的龙窑,实行审批制,将来,或许一年只烧一两次。

    月记窑无言,400多年的辉煌已成历史,不复往日盛况;令人惊奇的是,在龙窑陆续消失的时代里,月记窑还能完整保存。2009年春,旅居上海的吴先生来到月记窑,被这古风犹存的龙窑所感动,知道其要被推平为工业用地后,毅然舍弃上海的业务,走进深山,守在这条古老的龙窑身旁。吴先生亲自设计,耗时2年,在龙窑的边上建成了“月记窑国际当代陶艺中心”,当起了深山的守窑人。

    是什么让这个大都市艺术家放弃现代文明生活,而与老窑为邻,与瓷土为伴?“在泥中寻找人的样子。”先生的话也许道出了答案。泥本凡物,但人赋予了它生命,在先生眼中,泥不仅仅是泥,还是他的朋友,是他的知音。于是,在我们眼里单调的泥土疙瘩里,先生找到了他的快乐、他的追求;因为爱与心血的注入,普通的瓷土有了灵性,化成活灵活现的艺术作品。

    是啊,老窑静卧深山,但只要它的胸中装满窑工的梦想,日子也就热烈起来。噼噼啪啪的窑火,似乎在向它的这位朋友诉说着什么,也许是在讲诉它数百年的所历经的人事沧桑,也许是在念叨着从窑里出走、流落人世的孩子们。一团土,一座窑,一个人,在一炉窑火中交融成一件传世的精美瓷器。

    动有动的美,静有静的好。老窑没有点火的日子同样吸引着吴先生。先生住进这里,在这极静的环境里,全身心投入于他的创作,远离俗世的喧嚣,没有人情世故,没有勾心斗角,有的只是身边的老窑,以及手中的作品。或许也是因为如此,先生的作品也是显得恬静自然,浑然天成。

    “这些都是我一个人创作的。”先生自豪地指着他的作品说道。这确实值得自豪,这么多的作品由一个人独立完成,难以想象,先生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在工作,才能在进行了数十年如一日的创作之后,依然乐此不疲,甘之如饴。

    因为一座窑,爱上一座城;因为一座窑,认识一个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