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1年03月01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明糖润年

新闻作者:本报讯  发布时间:2021-03-01  查看次数:1230次  

土硐生长的麦芽 李宏图供图

◎ 赖瑞筠

“……过了腊八就是年。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伴着稚嫩童声歌谣,家家户户忙着找扫卫生、置办年货,迎接春节的到来。这是多数地方的通风俗,在老家九仙山下还有一特殊习俗——熬制明糖过年,因了明糖,总觉得我们山村的年味特别的甜。

说到明糖,还得从先祖赖垓说起。相传,明末清初,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崇祯皇帝煤山自缢,以身殉国,明朝灭亡。而当时,赖垓出使安南智封藩王返京告假回乡省亲,还来不及回京复职的他忽闻国变,郁愤难抒,决定不再出仕,带领一家老少搬进离家不远的古寨,过起隐居生活。赖垓把古寨改名为“靖节寨”(现村民称之为清洁寨),并在寨门前题写“皎月高悬萝薜夜,苍天长放蕨薇春”,以明表“忠臣不事二主”心迹,誓死效忠明朝,不愿臣服清廷。忠贞不二的他还立誓“头不戴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嘴不食清朝米”,只要足不出寨,前二者都可以实现,可这“不吃清朝米”可着实把家人急坏了。幸好赖垓有个儿媳贤惠灵巧,用爆米掺上麦芽,做成香酥可口的团丸当食物送了上来。赖垓问:“这是什么?”儿媳巧妙地说:“这是明糖。”此后赖垓便以明糖为食,在自己筑起的“明朝王国”里隐居二十几年,寄情山水,诗酒自娱终老。

后来,为了铭记先祖赖垓的忠贞义节,明糖便成了我们赖氏子孙用来祭祀祖先的供品,当然,它更是我们幸福生活的甜蜜素。

熬制明糖颇讲究功夫,这手头上的火候数三叔公最老辣。三叔公虽年近八旬,但身体硬朗,他常说:能亲手熬制明糖,就是幸福!三叔公熬制明糖沿袭古法炮制,选用优质的麦子撒上山泉水养在土硐里,等到麦芽长到一寸长时,剪下青苗放进石臼捣碎,拌蒸熟的糯米发酵4个多小时,再用麻布袋把汁挤出来,放在土灶上的大铁锅里整夜熬煮,伴着三叔公手里铜勺不时地搅动,汤汁越来越浓稠,看到从勺口拉出的汤汁如丝绸一样柔美,明糖熟啦!甜而不腻,色泽金黄。三叔公把熬制好的明糖装在模子上,插上几朵鲜艳的山茶花,一座金灿灿的“糖山”就制作好了,就待着上供。剩下的明糖,三叔公总会分给大家,他说:好的东西与大家分享,吃起来更甜。

熬明糖过大年在老家大山里传承了几百年,热闹、欢乐、喜庆的年味就在乡亲们一代代熬明糖、赠明糖、吃明糖的传统甜甜蜜蜜地流转着。家乡这一有故事、有精神、有手工温度的糖,还越来越为人们所喜爱。也因为如此,现在它早已走出了大山,成了品牌伴手礼,把更多的甜分享给别人,也给乡亲们的日子带来了殷实的收益。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