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报

2021年03月01星期一
刊号:CN-35(Q)第0101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元放天灯

新闻作者:本报讯  发布时间:2021-03-01  查看次数:1273次  

◎颜清哲

家乡称元宵为“上元”,“摆上元”的习俗由来已久,一摆就是两三天,有高甲戏和木偶戏等活动。这些咿呀老调于我们小孩子而言,一不新鲜,二不知味,趣味索然。除了吃好一点,有趣的就数放天灯,也就是放“孔明灯”了。

这一天,一吃过早饭,我们几个制作天灯的小能手就聚集在大厅,商量着集资买材料的事。虽说大家都有压岁钱,但都舍不得花,尽量做到能省则省,除了毛边纸、煤油非买不可,其他的如浆糊、篾条、铁线、棉花、油脂等就你一点我一样他一些地从家里拿来。材料准备就绪就开始制作了。

框架上底用四条薄薄的竹篾条扎成一张毛边纸宽的正方形,中间部分是四条一点五倍毛边纸长的竹篾条,一端系着上底四个角,一端均匀地系着下底直径一米长的铁线圆圈,然后依着框架糊上毛边纸。最后一道工序是在四条竹篾与下底圆圈支点处,装上用铁线裁制的灯盏,让灯盏刚好处于下底中心点。这样,一个天灯就制作好了。

看着我们孩子们干劲十足,大人们也禁不住手痒,也凑过来,七手八脚帮着裁剪、搭架、放灯、糊纸。他们经验丰富,整个天灯一经他们这里一捏那里一弄,更加牢固和四平八稳。午后一会儿,几个天灯就在大手与小手的齐心协力下集结完毕。

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的灯次第亮起,乡村空旷的天幕上,一个个天灯陆陆续续地也从四面八方冉冉升起,仿佛一颗颗星星在闪烁着,一闪一闪的火光与地上的灯光相映成趣。看着那一颗颗有高有低有远有近飘浮不定的“星星”,我们便把亲手制件的天灯小心翼翼地抬到宽敞的门口埕,拿起一团用燃煤油、松香、棉花和蜡烛粉等混合成的燃料,放入灯内,点火!一群人围绕着天灯,紧紧地按着下底,直到整个天灯涨满热气,鼓得按不住快要上升了才放手。望着那直直升起的天灯,大人和小孩们都口中默默地念念有词:有念“天灯天灯,五谷丰登”;有念“天灯起飞,金银成堆”;有念“天灯腾云驾雾,孩子学习进步”……然后眼光一直追随着夜幕里的天灯渐行渐远,连同美好的心愿直入云霄。记忆深刻的人,便谈起去年放的天灯远不及今年飞得高,飞得远。

望着那苍穹里越来越小的天灯,我们孩子们就情不自禁地喊道:飞再高点,飞再高点。等到那只天灯消失在茫茫的天宇,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就该轮番上阵,开启新征程。

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事。现在家乡过上元已少有人放天灯了,家家户户制作花灯——观“灯展”也是不错的节目。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